Health Newsfeed

情緒是否受基因主宰?
Back
2017-03-13

情緒是否受基因主宰? 很多人認為抑鬱或心理問題是有遺傳性的,即是所謂「天生的」,科學上是否成立呢? 同樣地,究竟「快樂基因」又是否存在?

最近,來自奧斯汀德州大學的Chris Beevers和來自英國牛津大學的Elaine Fox的團隊就嘗試提出一些看法。他們的論點是,心理問題並非單純由某一基因引發,一個更理想地分析心理健康的方法,應該是結合遺傳學與認知偏誤(cognitive biases)一同研究。

「認知偏誤是指人傾向以某種心態去解讀事情。如果這人的認知偏誤是負面的,就會一直放大負面的地方或想法,因而更大機會出現心理健康問題。」Chris Beevers說道。

同樣負責這次研究的Elaine Fox正在分析環境及基因如何影響心理認知。以往學術界一般會分別分析負面認知偏誤和基因偏差與精神病理學的關係,但Fox相信可以結合這兩方面的研究,以更有效理解差別感受性(differential susceptibility)背後的心理及生理原理,並如何影響心理健康。

Fox解釋:「我們認為沒有一個基因會導致精神問題,只是部份基因會令人對環境因素更敏感,因而較易受到影響。」所以如果你有這些基因而身處負面的環境,就會很可能發展出負面的認知偏誤,引起各種心理問題。相反,如果你幸運地身處在一個理想環境,就會較易發展出正面的認知偏誤,心理質素就會更佳。

兩位教授未來會繼續研究如何透過度身訂造的治療,協助這些對環境因素較敏感、傾向負面想法的人,培養一個較積極的心態。他們深信有機會藉此在發展新式治療方法上,取得突破性發展。

Reference: "Differential sensitivity to the environment: contribution of cognitive biases and genes to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by Oxford University and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July 2016.

Related Coverage